陆龟的隆背问题向来是个历久不衰的话题,身为一位陆龟爱好者,我们引领期盼有越多的研究来帮我们釐清导致陆龟隆背的各种因素。
例如人工环境饲养的加拉帕戈斯象龟,背甲长度是野生环境个体的两倍;而体重更是超过野生饲养个体的十倍!另一引人注意的纪录是,苏黎世动物园的象龟虽然成长非常快速,但仅发生了「轻微的(slight)」隆背现象。再如在豹龟在野外和人工环境的成长比较一文中提到了,虽然卡达的野生动物保育中心的豹龟幼体,又是吃水果又是成长速率过快的,但接受观察纪录的豹龟幼体,都没发生隆背的现象!
当钙磷比超过 2:1 时,能够很有效的预防隆背,虽然我们怀疑研究资料的可信度。另外在食物和环境对赫曼陆龟隆背的影响一文中提到了,同样是吃义大利原产地的天然食材,竟然发生了一组九隻全部隆背而另一组完全不隆背的结果。反观第二组陆龟,喂食的是许多外国陆龟专家们告诫不宜的人类蔬菜,却只有两隻发生隆背。
由于许多的陆龟来自缺水的干燥地区却不隆背,因此仍有许多人难以接受湿度或水分是陆龟隆背的极重要因素。
上述的诸多研究都无法证实饮食和成长问题是导致陆龟隆背的主要因子,而湿度或水分不足可说才是近年来最广为接受的陆龟隆背成因之一,很遗憾的是,至今仍有不少陆龟玩家或专家坚持,许多陆龟品种生活在乾燥的地区而没产生隆背,实在很难接受高湿度才是决定性的因素,所以湿度或水分不足的因素对许多人而言是很不具有说服力的。
美国的兽医师 Heinrich 等人在 2016 年发表的最新研究,或许可以提供我们更多有关陆龟隆背的因素和思考。
这两位美国的兽医师的研究实验方法,对于大部分的陆龟爱好者而言很具吸引力且似曾相识。
研究的对象总共有 130 隻人工繁殖的陆龟幼体,其中有 64 隻豹龟(Stigmochelys pardalis)和 66 隻苏卡达象龟(盾臂龟)(Centrochelys sulcata),两种陆龟幼体各自划分成控制(无加温)组和处理(有加温)组两组。每一组的陆龟幼体都是饲养在 79 公升的塑胶盆内,塑胶饲养盆内并无任何的底材,但盆底都装设了加热垫。
在控制组饲养槽内的底部加热垫仅是当作对照并未实际启用,控制组温度的变动来完全自实验室内的温控,
从晚上 19:00 至隔日 7:00 设定在 19 °C,
白天从 7:00 至晚上 19:00 设定在 29 °C。
处理组饲养槽内的底部加热垫则是真正启用加温。也就是说,控制组的陆龟幼体只接受到室温的温度影响,处理组的陆龟幼体则提供了较温暖的饲养环境。
持续高温以及伴随的高生长速率是人工环境下陆龟最常见的饲养方式。
本次实验的时间为期两年,四组陆龟幼体的食材供应和放风时间都完全一样。
研究期间的实验室内平均温度为 20.01 ± 0.18 °C,
研究期间的实验室内平均湿度为 37.21 ± 2.25 %,
实验室内的照明则是以日光灯在 7:00 至 19:00 之间透过定时控制点灯时间。若从实验组的各别环境差异来看,控制(无加温)组和处理(有加温)组在湿度方面并无差异,
距盆底(加热垫)3 公分处的湿度平均介于 35.62-37.45 % 之间;
距盆底(加热垫)3 公分处的气温也没有差异,
平均介于 20.23-20.75 °C 之间。
但盆底(加热垫)处的气温就有明显差异了:
豹龟之控制(无加温)组的气温为 19.34 °C,
豹龟之处理(有加温)组的气温为 34.31 °C;
苏卡达象龟之控制(无加温)组的气温为 19.33 °C,
苏卡达象龟之处理(有加温)组的气温为 34.57 °C。
也就是说,四组陆龟在饲养两年的期间裡,真正有差异的环境条件是盆底加热垫处的气温。
而经过了两年以后,控制(无加温)组的陆龟幼体,不论是豹龟或苏卡达象龟,都明显比较小且无隆背现象;处理(有加温)组的陆龟幼体,不论是豹龟或苏卡达象龟,都明显很大且发生了隆背。
除了高温低湿度之外,人工环境的另一特点是,陆龟幼体毫无可以躲藏的保湿之处。
简单的来说,这个研究透过两年的观察发现,不论是豹龟或苏卡达象龟幼体,
在底面温度较高的环境中生长较快况且会发生隆背,
在底面温度较低的环境中生长较慢但不会发生隆背。
此研究的美国学者于是做出了结论:
陆龟的生长速率与隆背似乎有直接的关联性,两者都因夜间的过度加温而增加。这样的结论著实令人感到万分的振奋,总算有学者找到了陆龟隆背的因素了!
况且这个因素并不是这几年来最热门的「湿度」,而是许多陆龟玩家或专家憋了很久闷气的「生长速度」!狂欢两秒钟之后,我们还是得回到冷酷的世界来仔细的琢磨一番。我们多年来不断的在强调一个概念:有关联性不等于有因果关系!
这整个为期两年的实验是在非常低湿度(35.62-37.45 %)的环境中进行的,也就是说陆龟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发生水分不足或不平衡的生长。
控制(无加温)组的陆龟幼体在相对低温的环境中生长,
底面的温度平均值在 19.33-19.34 °C;
处理(有加温)组的陆龟幼体则是在相当高温的环境中成长,
底面的温度平均值在 34.31-34.57 °C。
在低湿度环境中以高温促进快速生长,结果因水分不足或不平衡并导致隆背,我们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啊。
陆龟不适合从腹部加温的流传已久,但越来越多的实验就发现实际上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高湿度也无法预防陆龟体内水分流失,尤其是在开放的空间之中,陆龟体表的水分流失速度更快。在开放的空间中高湿度都无法预防陆龟体内流失了,何况是在低湿度且高温的生长环境,陆龟体内的水分不平衡只怕会更加恶化,那么陆龟最终发生了隆背也就丝毫不令人感到意外了。其实这种低湿度、持续高温且无(保湿)底材的陆龟饲养环境,对于华语圈的陆龟饲主而言并不感到陌生,在陆龟饲养环境中不分昼夜的加热保温导致环境溼度过低,再加上陆龟的饲养环境为了便于清理而使用不利于保湿的底材,简直是司空见惯的场景。说穿了,美国的这份最新研究只不过是重复了众多陆龟爱好者的饲养方式罢了,而且也获得了同样容易发生隆背的结果。唯一不同的是,美国在实验过程中是透过底部加热垫而非烤灯,这对于反对使用底部加热垫的人士而言,可说是又一次沉重的打击。陆龟在底部加热垫平均温度超过 34 °C 的环境中也好好的生长了两年,发生了隆背那又是另外一回事。美国南加州的 Tom 在苏卡达象龟幼体只用加热垫不用烤灯的实验一文中,使用加热垫养出了不隆背的苏卡达象龟,所以把隆背成因归咎与底部加热垫是不成立的。
美国南加州 Tom 的高温度高湿度密室养殖箱虽然提供了预防陆龟隆背的一种方式,但设置和维护似乎难了一些。
美国学者的这个最新陆龟隆背实验,的确让我们看到了很珍贵的成果。
但对于作者所作出的结论认为:陆龟的生长速率与隆背似乎有直接的关联性,两者都因夜间的过度加温而增加。对此结论我们则是抱持著较为保留的态度。如果作者也能以高湿度、高温的环境来实验,或许会出现很不同的结论或推论。
这方面美国南加州 Tom 已经给了我们许多实验的成果,他在苏卡达象龟幼体不使用含有近红外线烤灯的实验和预防西部豹龟隆背的长期实验两次实验中,都发现长最快最大的个体反而没发生隆背,也就是早已驳斥了陆龟生长太快会导致隆背的论点。
无论如何,对于不打算走提高环境溼度的陆龟饲主而言,美国的这篇研究提供了很明确的讯息:那就至少做出日夜温差的梯度吧,别再日以继夜的烤乌龟了。对于苏卡达象龟和豹龟的饲养而言,
夜间气温就算降低至 19 °C 都不用担心太冷,
而日间气温只加热至 29 °C 也不用害怕太凉。
这对绝大部分的陆龟饲主而言就有著不小的吸引力,美国南加州 Tom 的密闭式饲养槽方式虽然对于隆背的预防有著显著的成效,可惜密闭式饲养槽的建造装设和维护管理都不太容易,但夜间关闭保温且不使用任何的保湿底材,任何人却都可以轻易的办得到。
对于倾向採取开放式放养且不使用保湿底材的饲主而言,降低环境温度或者营造日夜温差可能是预防陆龟隆背的很重要关键。
本文出自北京天佑爬虫工作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作者:TOM(美国)
翻译:Erich Sia 北京天佑 16KM.NET
编辑:北京天佑 reptilezoo.cn
日期:2009年12月29日
©2008 北京天佑爬虫工作室 16km.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