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陆龟爱好者在饲养陆龟以后,
会着手进行龟窝的布置,
龟窝或陆龟躲藏地点可说和陆龟的休息和睡觉息息相关,
特别是陆龟幼体有一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躲藏状态。
可是龟窝尺寸大小的选择或施工,
相关的资料却相当的少。
或许有些会挖洞或利用地洞的陆龟,
其相关研究可以提供我们在设计龟窝时的参考。我们这次要探讨的文献,
是美国学者 Hazard 等人在 2004 年所发表的研究,
主题是针对沙漠陆龟(Gopherus agassizii)初生幼体(neonate)和幼体(juvenile)对于冬眠地洞的选择比较。
我们都知道冬眠对于某些陆龟种类极为重要,
而且冬眠的位置要提供陆龟几个月时间的躲藏使用,
如果冬眠环境或微气候搭配不当,
很可能陆龟就会一睡不醒了。
会着手进行龟窝的布置,
龟窝或陆龟躲藏地点可说和陆龟的休息和睡觉息息相关,
特别是陆龟幼体有一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躲藏状态。
可是龟窝尺寸大小的选择或施工,
相关的资料却相当的少。
或许有些会挖洞或利用地洞的陆龟,
其相关研究可以提供我们在设计龟窝时的参考。我们这次要探讨的文献,
是美国学者 Hazard 等人在 2004 年所发表的研究,
主题是针对沙漠陆龟(Gopherus agassizii)初生幼体(neonate)和幼体(juvenile)对于冬眠地洞的选择比较。
我们都知道冬眠对于某些陆龟种类极为重要,
而且冬眠的位置要提供陆龟几个月时间的躲藏使用,
如果冬眠环境或微气候搭配不当,
很可能陆龟就会一睡不醒了。
美国的这篇研究是在 1999 年十月进行的,
因为秋季正值沙漠陆龟开始要寻找适当的冬眠洞穴,
而且很快地就会就定位进入冬眠。
学者们总共野放了 12 隻初生幼体(刚孵化两个月内)和 12 隻幼体(年龄 8-9 岁),
并且安装了无线电发射器。
在野放后的第 34 日(1999 年 11 月 20 日)所有的沙漠陆龟都停止了移动,
于是便假设沙漠陆龟都进入了冬眠,
研究人员然后开始寻找这些沙漠陆龟,
结果总共找到了 10 隻初生幼体和 12 隻幼体,
另有两隻初生幼体无法寻获。
然后学者们开始蒐集这 22 个冬眠洞穴的相关资料,
并且和同区域内的两个未被使用洞穴进行比对,
试图理解初生幼体和幼体对于冬眠洞穴的选择,
是否有哪些异同之处。沙漠陆龟的初生幼体和幼体对于冬眠地洞的选择,会以囓齿动物所遗留的洞穴为主,再从中挑选适合自己体型大小和方位的地洞。
因为秋季正值沙漠陆龟开始要寻找适当的冬眠洞穴,
而且很快地就会就定位进入冬眠。
学者们总共野放了 12 隻初生幼体(刚孵化两个月内)和 12 隻幼体(年龄 8-9 岁),
并且安装了无线电发射器。
在野放后的第 34 日(1999 年 11 月 20 日)所有的沙漠陆龟都停止了移动,
于是便假设沙漠陆龟都进入了冬眠,
研究人员然后开始寻找这些沙漠陆龟,
结果总共找到了 10 隻初生幼体和 12 隻幼体,
另有两隻初生幼体无法寻获。
然后学者们开始蒐集这 22 个冬眠洞穴的相关资料,
并且和同区域内的两个未被使用洞穴进行比对,
试图理解初生幼体和幼体对于冬眠洞穴的选择,
是否有哪些异同之处。沙漠陆龟的初生幼体和幼体对于冬眠地洞的选择,会以囓齿动物所遗留的洞穴为主,再从中挑选适合自己体型大小和方位的地洞。
研究人员纪录比较的项目包含了:
洞穴上方的植被种类与所占面积、与最近灌木丛的距离、地洞开口的方向、地洞的高度与宽度、地洞开口的坡度和地景的坡度。
调查结果发现,
洞穴上方的植被种类与所占面积、与最近灌木丛的距离或整体地景的坡度,
不论是不同年龄间(初生幼体和幼体)或是洞穴否被用来冬眠,
都没有显着的差异。
地洞开口的坡度则比地景的坡度陡峭,
而且初生幼体的冬眠地洞坡度比幼体的冬眠地洞更陡峭。
洞穴上方的植被种类与所占面积、与最近灌木丛的距离、地洞开口的方向、地洞的高度与宽度、地洞开口的坡度和地景的坡度。
调查结果发现,
洞穴上方的植被种类与所占面积、与最近灌木丛的距离或整体地景的坡度,
不论是不同年龄间(初生幼体和幼体)或是洞穴否被用来冬眠,
都没有显着的差异。
地洞开口的坡度则比地景的坡度陡峭,
而且初生幼体的冬眠地洞坡度比幼体的冬眠地洞更陡峭。
由于幼体比初生幼体的尺寸大很多,
因此两者所选择地洞的长度和宽度尺寸也有所差异。
美国学者于是用另一种方式来比较,
所採用的方法是地洞高度(H)和宽度(W)与沙漠陆龟体型高度(h)和宽度(w)的比值。
结果发现,
地洞高度和初生幼体高度的比值平均为 1.84±0.46,
幼体的 H:h 则是 1.53±0.30,
两者并无显着的差异;
而地洞宽度和初生幼体宽度的比值平均为 1.83±0.78,
幼体的 W:w 则是 1.68±0.40,
一样没有显着的差异。
但当以地洞高度乘以宽度(HxW)去和陆龟体型的高度乘以宽度(hxw)做比较时,
初生幼体和幼体间就出现了显着的差异了,
初生幼体的比值为 3.67±1.3,
幼体的比值则为 2.60±0.95。
因此两者所选择地洞的长度和宽度尺寸也有所差异。
美国学者于是用另一种方式来比较,
所採用的方法是地洞高度(H)和宽度(W)与沙漠陆龟体型高度(h)和宽度(w)的比值。
结果发现,
地洞高度和初生幼体高度的比值平均为 1.84±0.46,
幼体的 H:h 则是 1.53±0.30,
两者并无显着的差异;
而地洞宽度和初生幼体宽度的比值平均为 1.83±0.78,
幼体的 W:w 则是 1.68±0.40,
一样没有显着的差异。
但当以地洞高度乘以宽度(HxW)去和陆龟体型的高度乘以宽度(hxw)做比较时,
初生幼体和幼体间就出现了显着的差异了,
初生幼体的比值为 3.67±1.3,
幼体的比值则为 2.60±0.95。
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
初生幼体对于地洞开口的选择并无特别的方向性,
但幼体对于地洞开口则倾向挑选特定的方向,
主要是开口朝向南南东方的地洞。
这两者间呈现出显着的差异性。
美国的学者推测,
这可能和幼体的活动力较大有关。
不过正如作者自己提到的,
其他的沙漠陆龟研究,
则发现每篇调查的地洞开口偏好都不太一样,
但大都会选择偏向南方开口的地洞。沙漠陆龟对于地洞的大小有一定的偏好, 高度为陆龟体高的 1.5 至 1.8 倍,而宽度陆龟体宽的的 1.6 至 1.8 倍,是最受欢迎的。
初生幼体对于地洞开口的选择并无特别的方向性,
但幼体对于地洞开口则倾向挑选特定的方向,
主要是开口朝向南南东方的地洞。
这两者间呈现出显着的差异性。
美国的学者推测,
这可能和幼体的活动力较大有关。
不过正如作者自己提到的,
其他的沙漠陆龟研究,
则发现每篇调查的地洞开口偏好都不太一样,
但大都会选择偏向南方开口的地洞。沙漠陆龟对于地洞的大小有一定的偏好, 高度为陆龟体高的 1.5 至 1.8 倍,而宽度陆龟体宽的的 1.6 至 1.8 倍,是最受欢迎的。
不过正如本文作者所提到的,
沙漠陆龟不论是初生幼体或幼体,
都会採用囓齿动物所遗留下来的地洞,
而不是真的自己去挖地洞来过冬。
只不过初生幼体捡现成,
不再特别开凿就直接使用,
而幼体则会挖掘囓齿动物的地洞,
以符合自己的体型所需。
这也是为何幼体的地洞较为合身,
而初生幼体的地洞就偏大了一些。
沙漠陆龟不论是初生幼体或幼体,
都会採用囓齿动物所遗留下来的地洞,
而不是真的自己去挖地洞来过冬。
只不过初生幼体捡现成,
不再特别开凿就直接使用,
而幼体则会挖掘囓齿动物的地洞,
以符合自己的体型所需。
这也是为何幼体的地洞较为合身,
而初生幼体的地洞就偏大了一些。
我们在小缅星在北台湾户外过冬纪实一文中提到了,
小缅星对于我精心设计的「大型」龟窝毫不领情,
最爱躲在树干下方的缝隙睡觉。
而德国的陆龟专家 Wolfgang Wegehaupt 在他的新作欧洲陆龟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裡,
也提到了欧系陆龟在休息睡觉时,
会躲藏在背甲可接触到物体的位置。
如果我们对照美国学者 Hazard 的这篇研究,
不难发现许多陆龟都会挑选适合自己或比较合身的藏身之处。
特别是对于初生幼体或幼体而言,
藏身之处其实也关係到体内水分的保持,
不论是地洞、缝隙或草丛下。这对于有心佈置龟窝的饲主而言,
精心设置的龟窝不受陆龟的青睐,
肯定是一件很沮丧的打击。
或许美国的这篇研究,
提供了陆龟爱好者在设计龟窝时的一个参考目标,
龟窝的高度为陆龟体高的 1.5 至 1.8 倍,
而宽度设在陆龟体宽的的 1.6 至 1.8 倍,
很可能会是最受陆龟喜爱的藏身龟窝尺寸。 很多陆龟都喜欢躲藏在较窄小甚至背甲可碰触的位置。就算是精心设计的龟窝,如果大而不当,依旧无法获得陆龟的青睐。
小缅星对于我精心设计的「大型」龟窝毫不领情,
最爱躲在树干下方的缝隙睡觉。
而德国的陆龟专家 Wolfgang Wegehaupt 在他的新作欧洲陆龟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裡,
也提到了欧系陆龟在休息睡觉时,
会躲藏在背甲可接触到物体的位置。
如果我们对照美国学者 Hazard 的这篇研究,
不难发现许多陆龟都会挑选适合自己或比较合身的藏身之处。
特别是对于初生幼体或幼体而言,
藏身之处其实也关係到体内水分的保持,
不论是地洞、缝隙或草丛下。这对于有心佈置龟窝的饲主而言,
精心设置的龟窝不受陆龟的青睐,
肯定是一件很沮丧的打击。
或许美国的这篇研究,
提供了陆龟爱好者在设计龟窝时的一个参考目标,
龟窝的高度为陆龟体高的 1.5 至 1.8 倍,
而宽度设在陆龟体宽的的 1.6 至 1.8 倍,
很可能会是最受陆龟喜爱的藏身龟窝尺寸。 很多陆龟都喜欢躲藏在较窄小甚至背甲可碰触的位置。就算是精心设计的龟窝,如果大而不当,依旧无法获得陆龟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