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龟的背甲向来是个很迷人的话题,
野生的陆龟照片,
往往可看到又高又圆且无隆背的陆龟,
可是在人工饲养环境下的陆龟,
各种奇形怪状的背甲纷纷出笼。
根本的原因到底在哪裡呢?
如何才能养出梦幻般背甲的陆龟呢?英国剑桥大学动物学博物馆的一位学者 Gerlach 在 2004 年发表了一篇研究,
或许可以供陆龟饲主在追求背甲高耸无隆背的饲养参考。
本篇研究是由单一位作者所发表的,
现在的论文研究发表是很难得见到单一作者的,
简单的说这位作者必须为此研究负完全的责任。此篇研究的对象是两种陆龟:
总共有 240 隻欧洲陆龟(Testudo ibera)和 354 隻亚达伯拉象龟(Dipsochelys dussumieri),
所有参与研究的陆龟之年龄都介于 10 至 15 岁之间。
每一隻陆龟的背甲和腹甲的长度、宽度和弧度都做了测量,
同时也纪录了肋骨的高度,
此外依据食物中的蛋白质、钙质和磷质来做研究分析。
对于一般陆龟饲主而言最在意的,
要算是隆背和斜率了。
作者对于隆背程度的测量,
是以第三嵴椎鳞甲的鳞甲高度除以鳞甲宽度;
背甲斜率的测量,
则是以第三嵴椎鳞甲高度除以第一嵴椎鳞甲的高度。
作者对于整个结果用了一张很美的图表来表示。 这个图表给人的第一眼印象就是:
原来钙磷比如此的重要,
当钙磷比超过 2:1 时,
能够很有效的预防隆背,
况且斜率也会很陡(就是背甲很高)。
这个发现真是太棒了!
以后用钙磷比超过 2:1 就可以放心了。 钙磷比和隆背与背甲斜率的关係。
野生的陆龟照片,
往往可看到又高又圆且无隆背的陆龟,
可是在人工饲养环境下的陆龟,
各种奇形怪状的背甲纷纷出笼。
根本的原因到底在哪裡呢?
如何才能养出梦幻般背甲的陆龟呢?英国剑桥大学动物学博物馆的一位学者 Gerlach 在 2004 年发表了一篇研究,
或许可以供陆龟饲主在追求背甲高耸无隆背的饲养参考。
本篇研究是由单一位作者所发表的,
现在的论文研究发表是很难得见到单一作者的,
简单的说这位作者必须为此研究负完全的责任。此篇研究的对象是两种陆龟:
总共有 240 隻欧洲陆龟(Testudo ibera)和 354 隻亚达伯拉象龟(Dipsochelys dussumieri),
所有参与研究的陆龟之年龄都介于 10 至 15 岁之间。
每一隻陆龟的背甲和腹甲的长度、宽度和弧度都做了测量,
同时也纪录了肋骨的高度,
此外依据食物中的蛋白质、钙质和磷质来做研究分析。
对于一般陆龟饲主而言最在意的,
要算是隆背和斜率了。
作者对于隆背程度的测量,
是以第三嵴椎鳞甲的鳞甲高度除以鳞甲宽度;
背甲斜率的测量,
则是以第三嵴椎鳞甲高度除以第一嵴椎鳞甲的高度。
作者对于整个结果用了一张很美的图表来表示。 这个图表给人的第一眼印象就是:
原来钙磷比如此的重要,
当钙磷比超过 2:1 时,
能够很有效的预防隆背,
况且斜率也会很陡(就是背甲很高)。
这个发现真是太棒了!
以后用钙磷比超过 2:1 就可以放心了。 钙磷比和隆背与背甲斜率的关係。
可是慢着!
我们一再强调一个观念:
看研究报告不可只看摘要和结果,
一定要详读研究的方法和材料。
当我仔细看过了此文的研究方法和材料以后,
不禁大失所望并对上面的结果产生质疑。首先是陆龟的饮食资料来源都是个别的陆龟饲主所提供的,
作者将饲主所提供的食材资料以查阅文献的方式,
来推估大约的钙质、磷质和蛋白质成分比例。
我必须很遗憾的说,
以这种方式来计算营养成分,
所得到的是极不可靠的数据,
况且也是很不严谨的研究方法。
再者将近 600 隻陆龟都经由饲主饲养了 10 至 15 年了,
试问有几个陆龟饲主真的那麽痴迷,
每日都会纪录和计算陆龟的详细食材份量?
而且连续超过十年而不曾中断过或疏忽?
此外饲育环境的许多条件也都交代不清,
例如湿度、温度的变化等等。
如果光听饲主的一面之词就足可採信的话,
那麽这世上的许多陆龟研究也甭做了,
更不会有那麽多先入为主的看法遭到推翻了。其次是此一研究的陆龟个体数太少了,
也就是说样本数不足以导出具有说服力的成果。
本文的作者依据陆龟食材成的不同,
依照所谓的平衡、高蛋白和高磷质的方式,
把两种陆龟分成了好几个族群,
其中有好几个族群仅有个位数的个体,
最低者甚至只有两隻陆龟。
这样的样本数量实在是很难有说服性的成果。
我们一再强调一个观念:
看研究报告不可只看摘要和结果,
一定要详读研究的方法和材料。
当我仔细看过了此文的研究方法和材料以后,
不禁大失所望并对上面的结果产生质疑。首先是陆龟的饮食资料来源都是个别的陆龟饲主所提供的,
作者将饲主所提供的食材资料以查阅文献的方式,
来推估大约的钙质、磷质和蛋白质成分比例。
我必须很遗憾的说,
以这种方式来计算营养成分,
所得到的是极不可靠的数据,
况且也是很不严谨的研究方法。
再者将近 600 隻陆龟都经由饲主饲养了 10 至 15 年了,
试问有几个陆龟饲主真的那麽痴迷,
每日都会纪录和计算陆龟的详细食材份量?
而且连续超过十年而不曾中断过或疏忽?
此外饲育环境的许多条件也都交代不清,
例如湿度、温度的变化等等。
如果光听饲主的一面之词就足可採信的话,
那麽这世上的许多陆龟研究也甭做了,
更不会有那麽多先入为主的看法遭到推翻了。其次是此一研究的陆龟个体数太少了,
也就是说样本数不足以导出具有说服力的成果。
本文的作者依据陆龟食材成的不同,
依照所谓的平衡、高蛋白和高磷质的方式,
把两种陆龟分成了好几个族群,
其中有好几个族群仅有个位数的个体,
最低者甚至只有两隻陆龟。
这样的样本数量实在是很难有说服性的成果。
姑且不论研究的可靠度,
本篇的一些分析可拿出来参考一下。
作者发现这两属陆龟的歪甲和隆背,
主要是和高蛋白且高磷质的饮食有关。
使用高蛋白但低磷质饮食的陆龟,
隆背发生程度有限但背甲的斜率会增加。
很多陆龟饲主看到这样的结果,
相信都会很雀跃的。
因为此文再度说明了蛋白质不是隆背的元凶,
况且提高饮食蛋白质的含量还有助于高耸背甲的形成。
很可惜的是我们要再次强调,
此份资料的可信度不高,
所以成果也只能看看就好。
壳高圆且无隆背向来是许多陆龟饲主所追求的目标。增加蛋白质和钙质比例真的就可办到吗?
另外让我感到疑惑的是,
作者在探讨为何背甲比腹甲容易发生变形时,
提到了这是因为陆龟的腹甲并不是负重的结构,
所以饮食问题比较不会发生隆起或歪曲。
然而我们要质疑的是,
陆龟背甲虽然挂了嵴椎骨和肋骨,
但是下方最主要器官是肺脏,
肺脏的重量对陆龟而言真的负担那麽大吗?
而且从一般的物理学来看,
结构越底部的部位所承受的总重量一般来说是越多大的。
当然了,
我们不是陆龟专家,
无法知道陆龟的背甲是否真的比腹甲承受了更大的重量。最佳钙磷比值长久以来是众多陆龟饲主所不断追求的目标,
诚如德国兽医学博士 Petra Kölle 女士在「乌龟:是宠物也是病患」一书所言,
陆龟所需的真正钙质其实并不清楚,
现在的推荐值只不过是基于经验值而来的。
如果由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
的确很难找到一篇很有说服力的陆龟需求量研究。
就以隆背的议题来说吧,
最具说服力的研究,
是奥地利学者 Wiesner 等人于 2002 年所发表的研究,
证实了湿度对于陆龟隆背的重要性。
这是一篇前瞻性且严格控制变因的研究,
是成果最具说服力的探讨方式。
英国剑桥大学动物学博物馆的这篇研究,
採用的是回溯性的研究,
而且资料本身的可靠性就已受到了质疑,
其结果肯定会受到相当的合理怀疑。无论如何,
本篇研究也算找到了一些关连性,
或许对于有心培养出无隆背且背甲高耸的玩家而言,
可以试着将陆龟食材的钙磷比值维持在 2:1 以上,
并且增加一些蛋白质的含量,
然后自己体验看看是否能培育出好成绩。
先预祝大家好运囉!
作者在探讨为何背甲比腹甲容易发生变形时,
提到了这是因为陆龟的腹甲并不是负重的结构,
所以饮食问题比较不会发生隆起或歪曲。
然而我们要质疑的是,
陆龟背甲虽然挂了嵴椎骨和肋骨,
但是下方最主要器官是肺脏,
肺脏的重量对陆龟而言真的负担那麽大吗?
而且从一般的物理学来看,
结构越底部的部位所承受的总重量一般来说是越多大的。
当然了,
我们不是陆龟专家,
无法知道陆龟的背甲是否真的比腹甲承受了更大的重量。最佳钙磷比值长久以来是众多陆龟饲主所不断追求的目标,
诚如德国兽医学博士 Petra Kölle 女士在「乌龟:是宠物也是病患」一书所言,
陆龟所需的真正钙质其实并不清楚,
现在的推荐值只不过是基于经验值而来的。
如果由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
的确很难找到一篇很有说服力的陆龟需求量研究。
就以隆背的议题来说吧,
最具说服力的研究,
是奥地利学者 Wiesner 等人于 2002 年所发表的研究,
证实了湿度对于陆龟隆背的重要性。
这是一篇前瞻性且严格控制变因的研究,
是成果最具说服力的探讨方式。
英国剑桥大学动物学博物馆的这篇研究,
採用的是回溯性的研究,
而且资料本身的可靠性就已受到了质疑,
其结果肯定会受到相当的合理怀疑。无论如何,
本篇研究也算找到了一些关连性,
或许对于有心培养出无隆背且背甲高耸的玩家而言,
可以试着将陆龟食材的钙磷比值维持在 2:1 以上,
并且增加一些蛋白质的含量,
然后自己体验看看是否能培育出好成绩。
先预祝大家好运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