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辐射龟聚集喝水的行为

2023-03-19 277 0

德国动物保护联盟(Deutscher Tierschutzbund)自从在壹年多以前推动禁止饲养野生动物以来,
就引起了德国境内很广泛的讨论和辩论。
其中当然也包含了爬虫类如陆龟,
这对于许多陆龟爱好者而言,
不谛是个很严重的打击。
对于许多陆龟爱好者而言,
陆龟是个令人怜爱的小宠物,
而不是放任其自生自灭的野生动物。
虽然人类饲主对于陆龟可说宠之有加,
但人类至今对于野生陆龟的行为了解始终有限,
因此很容易以自己主观的看法套用于陆龟的饲养上,
忽略了野生陆龟自己寻找生命出路的能力。
我们这次要探讨的主题,
就是很难得见到的野生陆龟饮水行为,
盖因在人工饲养环境下,
陆龟根本不需要自己想办法找水喝,
所以也只有长期待在原产地进行研究的学者,
才有机会帮陆龟爱好者发觉有趣的野生陆龟行为。
这是一篇由澳洲、美国和马达加斯加三国学者在 2011 年联合发表的报告,
主要作者 Doody 本身来自澳洲。
学者们原本在进行的是监测马达加斯加西南部乾燥地区的辐射龟计划,
就在 2009 年的 11 月 9 日的一条乾枯小溪,
当日的天气是清晨下着毛毛雨而午后下着中雨,
气温为 22 至 24 ℃ 并且吹着轻度至中度的微风。
有七位调查员以间隔 10 公尺的距离横断穿越森林,
调查和资料蒐集的时间是上午 7:30 至 11:30。
就在上午 7:50 分左右他们发现了第一批辐射龟,
有 10 隻个体在乾枯的小溪河床上且分布在 20 公尺的范围内。
从辐射龟在小溪底床的位置再加上当时的天气条件,
研究人员假定辐射龟在等待下更大的雨以便喝水。
这些辐射龟都没在吃东西,
很多甚至是待在毫无植栽的位置。野生辐射龟会聚集在乾枯河床等待降雨喝水,这反映出辐射龟的学习能力和可能的群居性。
在往后的三个小时之内,
调查人员总共观察并计算到有 99 隻辐射龟分布在乾枯的小溪河床 80 公尺距离的范围内。
大部分的辐射龟保持警觉且让自己完全暴露出来,
有些个体则是待在距离小溪 3 公尺的植栽下不动。
小溪河床的宽度从 4 至 20 公尺不等,
深度则小于 1 公尺,
且大部分的斜坡并不陡。
有些辐射龟彼此间的距离小于 1 公尺,
有 22 隻辐射龟还形成了一群。
降雨量从上午 9:00 开始增加,
辐射龟立刻开始喝水。
乾枯小溪旁的辐射龟密度是每平方公顷 1031.2 隻,
东边 400 公尺外"无小溪"的区域每平方公顷只有 6.8 隻辐射龟。
调查人员在翌日的搜查发现,
有一隻在无小溪区域逮到的辐射龟,
前一日才在乾河床上被人记录到,
这意味着有些辐射龟能够走相当远的距离道小溪去喝水。
马达加斯加西南方的乾季从四月到十月长达七个月,
而研究人员所调查的这些辐射龟,
在降雨之前的好几个星期是甚少或者完全没喝水的。
这篇不算长的辐射龟聚集饮水的报告,
在提供我们很有趣的野生陆龟行为纪录之馀,
也激发许多值得思考的现象。
首先是辐射龟是否有为群居动物且有社会行为?
小溪旁边如此高密度的辐射龟族群,
是因为独居巧遇在这裡呢?
还是因为群居而彼此学习到走入河床喝水的谋生技能?德国的辐射龟繁殖专家指出,让年纪轻的公龟「观摩」先辈的交配行为,有助于日后繁殖成功的机会。
我们曾在「红腿象龟有社会行为吗?」、「红腿象龟的空间概念」和「红腿象龟追随凝视的能力」等文章中,
提到了红腿象龟其实具备着彼此学习的能力。
也提到了德国的两位辐射龟繁殖专家,
都曾提过了辐射龟想要繁殖成功,
年轻的公龟若能「见过」前辈的求偶和交配过程,
那麽小公龟的求偶和交配成功机率会高很多。
也就是说小伙子先在一旁「观摩」长辈们的技巧,
改天亲自上阵时成功的机率才会增加。
毕竟我们在野生辐射龟的繁殖和产卵研究一文当中,
也提到了辐射龟的繁殖大都是雄龟霸王硬上弓得逞的,
只有 25% 的交配行为是雌龟自己抬起屁股来。
如果再由 Doody 等学者的这篇辐射龟聚集饮水行为来看,
我们几乎可以认定,
辐射龟是有学习能力的,
况且野生辐射龟甚至存在着某种的群居或社会模式。
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来思考,
在河床上等着降雨喝水,
其实是很危险的行为。
至少体型不够笨重的话,
很容易一个不小心就被大水给冲走。
很遗憾的是 Doody 等研究人员并未详述,
因为我们很迫切想知道,
是否走到河床等着喝水的辐射龟,
和躲在较远处的个体比较起来,
在体型上是否有大小或体重上的差异?
也就是说,
较小的辐射龟有无可能谨慎地待在河岸较高处,
观摩学习着大辐射龟的的饮水行为?
其实还有一种野生陆龟被人发现到有趣的饮水行为,
这是美国 Medica 等学者在 1980 年针对沙漠陆龟(Gopherus agassizii)所做纪录。
学者发现有些沙漠陆龟会自己建构一个浅浅的集水池或者将天然的洼地给扩大,
这样的集水池能够保持雨水达六个小时的时间。
换句话说,
沙漠陆龟能够通过改造环境来获得自己的饮用水。
作者甚至还发现了,
在一场仅有 5.6 mm 的小雨之后,
有些沙漠陆龟就能透过喝水让自己的体重增加达 9.2%!
从人类角度看似不起眼的一场小雨和小水漥,
就足以在沙漠陆龟身上造成如此大的影响。沙漠陆龟生活在极缺水的环境中,会自己挖掘小小的水洼来蒐集短暂且珍贵的雨水。
有关野生辐射龟和河川之间的关係,
加拿大的学者 Paquette 等人在 2007 年发表的一篇野生辐射龟研究,
也很值得在此提出来一起思考。
加拿大的学者透过检测辐射龟基因的方式,
发现马达加斯加南部的河川有效的隔离了不同的辐射龟族群。
虽然作者证实了自己的假设,
但对我们而言,
这其中蕴含了更深层的意义:
马达加斯加南部的许多河川在较冷的乾季时会乾枯裸露出河床,
此时的辐射龟为何没跨过河床到对岸去?
而温热雨季没游到河川对岸去的原因,
会是因为辐射龟不像红腿象龟那麽善于游泳吗?
这麽说来,
跑到乾枯河床等着喝水的辐射龟,
也应该会在适当的时机逃离即将被淹没的河床才对了。
不过很显然的是,
野生辐射龟在四到十月的冬季和乾季裡,
是处于不太活动的季节,
至少并不想游荡到河岸的另一边去。
这麽看来,
辐射龟在乾冷的季节裡的活动量想必相当侷限,
主要活跃的季节则集中在溼热的那几个月。
此外辐射龟在较北边的原栖地不断地受到破坏,
也就是比较温暖且容易渡河的栖地如今已消失大半,
只剩下更南方海岸河口的较冷地带,
况且这裡的河川更宽更不容易跨过。
长久以后,
辐射龟不同族群间的基因无法继续交流,
对于辐射龟品种的后续发展有何影响,
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关注。
野生陆龟的确有许多行为,
是在人工养殖环境中无法观察得到的。
特别是当人类强力介入以后,
陆龟变成得要去适应人为主观提供和布置的环境,
或许在繁衍后代的努力上人类饲主已经尽心尽力做得很好,
但许多的环境毕竟不是陆龟真正需要的。
诚如「辐射龟~一颗严重受到威胁的星星」一书的作者 Bernard Devaux 在文中提到了,
辐射龟在人工饲养是有一些动物行为学和生物学方面的文章发表,
而且是来自天然气候不适合辐射龟的国家。
这些讯息是由农场所提供的,
或许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资料。
但这些讯息因农场的人工化特性和当地不适合的气候学而具有整体性的偏差。
因此人工养殖的观察和野外实地的观察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差异。
作者 Bernard Devaux 自己认为,
唯有在动物原生境和在自然条件下的动物行为学与生物学研究,
才具有一个完整的价值。
法国学者 Bernard Devaux 认为,在原生境和自然条件下的研究资料才有一个完整的价值。所以许多陆龟在原产地会吃肉......

法国学者的这一段话,
呼应了我们在谈野生苏卡达象龟幼体的习性一文中所提到的, 人工环境下的养殖成果,
绝对不等于野生个体的实际习性!
这也是长久以来被很多陆龟饲主所忽略的。
或许动物保护团体的立场和法国学者 Bernard Devaux 的看法比较类似,
可能只认同在动物原生境和在自然条件下所做出来的研究资料。
果真如此的话......
辐射龟在原产地会吃骨头、贝壳、大便或死亡动物的肉体,
也会吃活蜗牛并且极其喜爱吃蠕虫,
那么人类也应据此提供固定比例的这类动物性物质萝?
事实上的确有繁殖机构固定提供乳鼠给辐射龟当作动物性物质的补充。
反观某些陆龟爱好者或专家坚持陆龟应该禁肉的主张,
才是至今始则终没能找到客观证据能够加以支持!
话又说回来,
野生辐射龟必须忍受好几个星期没水可喝才聚集饮水,
在人工环境下恐怕没几个饲主愿意这么做;
而德国辐射龟繁殖专家指出观摩对繁殖成功的重要性,
那可就有很多饲主想跃跃一试了。
不论如何,
综合野生和人工环境下的辐射龟资料来看,
如果日后「有关单位」打算饲养、繁殖或研究辐射龟,
似乎应以一群为单位,
而不是只养个一两隻而已啦。

相关文章

NUANCE日本大津蛙粮使用说明
NUANCE树蛙粮使用说明
世界所有龟类图集
如何选灯(1):影响 UVI 的设计因素;UVB 测试卡的普遍问题
欧系陆龟在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上):大地回春
欧系陆龟在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下):酷暑与冬眠

发布评论